解决方案
HOME
解决方案
正文内容
瑞声电子 海外风险加剧,瑞声科技如何华丽转身?
发布时间 : 2025-08-03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海外风险加剧,瑞声科技如何华丽转身?

在吴声商业方法大会上,其指出瑞声科技的感知技术常 “隐身”在手机、PC、车等终端产品中,并通过体验细节×场景算法、新终端×场景提案、行业标准×场景规划三个层面完成超越自我的场景跃迁。

以新终端×场景提案为例,从智能手机到AI手机,从PC到AI PC,以及加码智能汽车、XR智能设备等。瑞声科技的感知体验解决方案,不断拥抱数字生活的新终端。

换言之,AI智能硬件成为后续瑞声科技重点突破方向。瑞声科技投资者关系部PR总监付玉良、投资者关系部联络人梁嘉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AI手机是未来趋势,市场对麦克风、散热相关零部件的需求将会增加。

此外,瑞声科技希望能从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场景方案整合服务商。以荣耀Magic V3和Magic Vs3系列,荣耀和瑞声科技联合研发“超轻薄”感知系统解决方案,包括鲁班架构铰链、定制中框结构件、超薄高性能扬声器、超薄高性能X轴马达、小尺寸高性能数字麦克风。

但在京东平台上,不管是荣耀MagicV3和Magic Vs3系列上市后相对较少的评论,侧面说明产品售价过高动销不佳,对瑞声科技出货量拉动有限。还是部分用户称MagicV3手机铰链松垮,异响松动,瑞声科技综合技术能力可能仍需提高。

图源:京东

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白热化竞争带来的转型压力,AI硬件销售不佳倒逼硬件厂家对供应链升级,以及苹果在华销售下滑跟随苹果出海带来海外压力等等,均让瑞声科技难言轻松。

01. 元宇宙熄火、新能源车载音响高端化不足

付玉良指出,基于瑞声科技在感官体验的优势,瑞声科技除手机业务外,未来将向车载激光雷达等领域做延伸。在元宇宙世界里,AR/VR对声学、光学、触感等领域的需求巨大。

即使有技术优势,但瑞声科技能否在红海中厮杀成功,仍有待商榷。在激光雷达领域,在高阶智驾、技术降本与规模化降本等因素推动下,激光雷达拐点显现。如禾赛科技相关人士表示预计2024年实现盈利,速腾聚创也在一季度财报发布后计划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但整个激光雷达市场竞争已趋于稳定,速腾聚创、华为技术、禾赛科技、图达通已拿下行业超90%市场份额,留给瑞声科技的想象空间有多大?更重要的是,瑞声科技又能否接受激光雷达业务短期的高投入和亏损?

图源:盖世汽车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元宇宙领域,因元宇宙无法找到清晰的盈利方式,全球大厂纷纷收缩该业务,投资人也极少关注元宇宙。

在AR/VR/MR领域,不管是字节对PICO大裁员,还是Vision Pro在海外市场高退款,国内市场上市后黄牛不炒,均在说明AR/VR/MR在终端市场短期很难爆量,厂商只能调整产品布局。

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内部已暂停Vision Pro2的相关工作,多家供应商已收到通知。内部代号为N109的Vision Pro2未来核心放到更轻、佩戴更舒服上,预计最快需等到2026年以后才有可能推向市场。

现阶段最能承载瑞声科技转型的则是新能源车载声学业务,随着声学和智能座舱的加速融合,主机厂搭载更多扬声器正成为趋势。小鹏MONA M03、2024款理想L9 Ultra版、小米SU7搭载扬声器数量分别为18个、21个、25个。2024款极氪009六座行政版更是达到30个。

图源:何小鹏微博

主机厂卷更多数量扬声器,能帮助扬声器厂商增加营收以及产能出清。按照2023年扬声器125元/颗估算,搭载21颗瑞声科技SU7对应单车价格为2625元。若按照小米官方所言,今年11月有望提前完成10万辆交付目标,这对瑞声科技营收有明显带动。

但瑞声科技想要复制更多小米SU7出货量的神话,恐并非易事。

其一,通过搭载高端品牌音响,强化高端属性和卖点。主机厂这种抉择下,市面上高端车型仍是品牌音响的天下。2024款极氪009六座行政版搭载音响品牌为雅马哈、2024款Taycan4 Cross Turismo搭载音响品牌为BOSE和柏林之声,2024款岚图梦想家定制款搭载音响品牌为丹麦。但瑞声科技收购的PSS本就不是高端品牌,高端化不足也成为瑞声科技想要搭载更多高端车型的难点。

图源:懂车帝

其二,以上声电子为代表的车载扬声器公司和主机厂,采用白牌音响代工+软件调音的研发模式逐渐成熟,这也是上声电子连续5个季度营收增长的原因。小鹏G6音响研发模式为方案由小鹏设计,国光电器代工生产。理想和蔚来则是方案自研,器材由上声电子提供,调音由Dirac负责,理想调音部分采取自研。

图源:百度

但因白牌音响缺乏对厂商的议价权、叠加主机厂围绕声载业务商业化探索仍不清晰,以及随着新能源汽车音响改装业务逐渐成熟,中低端车型市场竞争激烈,行业价格战不断,这让主机厂中低端车型严格以成本导向为主。

基于此,上声电子2024年Q1净利润率虽较上年同期增长47.96%,但也仅有9.78%。从瑞声科技现有搭载车型来看,上声电子目前所遭遇问题,后续或将出现在瑞声科技身上。

其三,何小鹏曾表示,在历时12个月超40轮内外部对比优化后,为小鹏MONA M03打造一个远远超越同档车型的音质体验,甚至完全可以对标三十万以上的豪华车音响水准。

考虑到扬声器供应商从进入主机厂供应商名单到提案比价,到方案跟进持续优化,再到后续出货、售后跟踪等。这意味着扬声器供应商可能需一年多时间靠堆人头方式才有可能拿下主机厂某款车型,但类似哪吒S和理想MEGA交付量不及市场预期,这不仅严重影响到瑞声科技出货量,甚至净利润可能都无法覆盖瑞声科技长期的人员投入成本。

更重要的是,不仅不同厂商且即使同一厂商不同车型对车载声学需求也存在差异,当差异化成为当前主机厂比拼重点。瑞声科技品牌知名度和华为存在差距,难以像华为车BU对主机厂形成较高话语权,这对瑞声科技综合技术能力要求较高。

但相较于德赛西威、歌尔股份等厂商来说,瑞声科技入局车载声学相对较晚。如何快速补齐短板,无疑成为瑞声科技的大考。

02. AI硬件缓慢渗透,厂商博弈成本

瑞声科技或许也意识到车载业务短期对业绩拉动有限,核心仍放到智能手机业务。

2024年至今瑞声科技先后独供三星Galaxy S24大体积高性能X轴线性马达以及Galaxy Z Fold6和Galaxy Z Flip6超薄扬声。为真我12Pro系列独创NLC算法,全球首发AAC Whisper扬声器和AeroEngine搭载到vivo xFold 3上。

和众多厂商合作的机型中,三星Galaxy S24可能是最能带动瑞声科技营收增长的机型。三星官方称今年Q1和Q2 Galaxy S24系列季度销量均高于Galaxy S23。韩亚金融证券相关报告显示,若Galaxy S24系列销量继续超过Galaxy S23系列销量,预计明年初销量或将达到3500万。

按照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S24、S24 Plus S24 Ultra全球销量占比分别为21%、21%、52%,明年年初Galaxy S24销量或将达到735万台。Trend Force集邦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Q1三星产能5950万台,S24系列占该季度产能的22.5%。换言之,三星后续或将继续追加Galaxy S24系列订单,瑞声科技也将直接受益。

但并不是所有厂商的硬件产品都能达到三星Galaxy S24的销量,以即将上市的iPhone16为例,供应链对“iPhone 16市场表现可能表现不佳”的担忧情绪“正持续上升”。

除苹果被外界诟病挤牙膏式创新,地缘政治风险影响持续且难以掌握外。iPhone16搭载的AI功能仅支持英文版本,直接影响iPhone 16在非英语系国家的销量。

此外,虽然高端旗舰级纷纷卷AI大模型,但搭载的处理器进入3纳米制程后,手机芯片成本正逐步提高。在当前高端手机换机周期被不断拉长下,若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恐不太现实。

当前AI PC、AI学习机、AI手机等各类AI产品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AI零部件成本相对较高叠加厂商需均摊AI大模型研发成本,进而导致AI产品售价偏高,但当非AI硬件产品也能支持大模型运行,这让AI硬件产品性价比明显不足,终端市场缺乏买气。

但若是将AI硬件产品价格完全下放,又会出现用户使用体验欠佳,进而影响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度。但围绕AI硬件的升级,又会加重消费者观望情绪,最终出现AI硬件产品短期销量增长缓慢情况。

以AI PC市场为例,据供应链透露,618期间AI PC本就不会爆发买气,而是渐进式发展。同时PC市场主流架构X86的AI PC需等到下半年才出现在终端市场,无疑又加重消费者的观望情绪。今年618期间,供应链感受到浓重寒意。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也透露,目前AI PC占整体PC市场比率不满10%。

为应对该问题,硬件厂家除力促制造流程自动化与精简化、寻求更具成本优势的上游配合厂家、加大与零组件业者的议价力度、分散零组件供货来源等常见方式外。部分零部件厂商通过以简化设计、将部分元件降规,改以较具成本优势的元件替代等方式进行。

这对瑞声科技也提出更高挑战,一方面,当厂商追求成本和利润优先,或将导致上游厂商之间价格博弈增强。如近期供应链传闻,舜宇光学有望自2025年起向苹果供应相机模块,若舜宇光学打入苹果供应链内部,多家厂商业绩或将直接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为避免被苹果以及其他智能手机砍单,瑞声科技只能加速零部件研发进度,这对瑞声科技研发、产能规划和利用均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于AI PC和AI手机来说,考虑到当前消费者换机周期不断拉长,研发和产能规划至少需优先终端市场需求3年。

但短期内围绕AI硬件产品的投资,可能会对瑞声科技盈利构成影响。以英特尔为例,其在AI PC上的投资,正拉低其短期利润。据英特尔2024年Q2财报显示,该季度英特尔毛利率下降0.4%至35.4%。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7.8扩大到-15.3%,预计Q3毛利率将继续下滑至34.5%。

03.越南工厂:劳动力短期、冗长的海关程序

2024年至今,苹果在华市场销量持续下跌。据苹果2024年Q2财报显示,大中华区在华为、OV、小米、荣耀等品牌的围剿下,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6.5%左右。

IDC数据显示,该季度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7160万台,虽然618期间苹果以价换量,但市场份额已跌出前5。此外,华为下半年计划推出的三折叠屏手机将给iPhone16带来不小的压力,这对瑞声科技营收构成不利影响。

但相较于安卓厂商的机海战术,因苹果机型相对较少,捆绑苹果仍是果链的做法。面对在华销量下跌、供应链分散风险以及越南廉价劳动力优势,果链正跟随苹果步伐,加速外迁越南。

图源:越南统计局

越南简报报道称,2024年苹果在越南新增8家“果链”企业,目前越南已包括35家“果链”企业。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瑞声科技、三星、LG等和苹果有密切业务往来的供应链厂商,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

图源:越南简报

虽说越南为吸引海外投资者,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除原有13条高速公路、六条铁路线、七个机场、三个主要海港外。自2023年至今,越南155号省道、Tuyen Quang Phu Tho高速公路、MaiSon45号国道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相继投入运营。

但越南北部大量问题的存在,对瑞声科技在越南北部工厂的实际运营提出不小挑战。

其一,越南投资壁垒较高。越南商业环境和竞争力研究部门负责人Thao Minh Nguyen称,越南海关管理和检查过程改革缓慢,较长的清关时间意味着企业需承担较高成本。作为对比,越南海关程序为泰国两倍、马来西亚三倍。

此外,越南规章制度相当繁琐。在越南河内地区企业若想建厂房施工,需将计划提交给规划和建筑部进行设计批准,再提交给规划和投资部进行项目批准,再提交给自然资源和环境部以获得必要的土地分配,最后提交给建设部进行批准。这不仅严重耽误企业进度,也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其二,对于瑞声科技这样的制造业来说,生产工厂需招聘大量稳定且熟练工人。越南简报称今年上半年越南劳动力市场中超过70%的劳动力由未经培训的工人组成、从事不稳定和不稳定工作的非正规工人占就业总人口的60%以上。

不仅仅是熟练工人,越南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据胡志明市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劳动力市场信息中心(Falmi)数据显示,商业业务占胡志明市劳动力缺口比重高达28.78%。当年654家企业中有154家企业称招聘不易,这些企业主要从事批发和零售、制造和加工以及行政和支持服务。

不管是人员培训和管理,或是支付更高薪酬抢夺人才均对瑞声科技越南北部工厂提出极高要求。

图源:Falmi

其三,越南电力基础设施仍不完善。2023年夏天,越南北部地区发生大范围停电事件,导致超10亿美元(约13亿5000万新元)的产出损失。面对今年以来越南的持续高温,路透社报道称,今年5月越南官员呼吁富士康将其位于越南北部的组装厂用电量减少三成,同时也向其他制造商提出类似呼吁。

今年7月,越南政府出台政策称,允许大型电力用户直接向可再生能源电厂买电,三星目前也支持该机制。但电力供应的不稳定和大手笔购电,均在拉动瑞声科技在当地的经营成本。

结语:

“苹果的未来应寄托在什么新产品上?”彭博社评论员Mark Gurman对苹果发出灵魂拷问。据Mark Gurman透露苹果2024年及以后整个M4 Mac产品来看,iPod虽为iPhone销售铺平道路,但iPhone和ipad又构成竞争。传闻中的如HomePod 3、Apple Glass、新款AirPods、个人机器人等苹果家用新设备,又和苹果其他硬件产品构成竞争。

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虽帮助苹果拓展品类,但Apple Vision Pro全球市场的销售遇冷,仍难以为苹果贡献太多营收。苹果2024年Q2财报显示,iPhone占季度营收占比为46%,仍是苹果营收支柱。那么,苹果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这不仅仅是苹果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瑞声科技需要思考的问题。但随着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将印度市场视为重要增长市场,并在印度当局要求下追求本土化生产,留给瑞声科技转型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本文源自DoNews

瑞声科技CFO郭丹:预计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PSS并表后全集团增长超30%

来源:港股那点事

8月22日,瑞声科技(02018)在香港举行2024中期业绩发布会,交出了一张十分亮眼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瑞声科技营收为人民币112.5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收入同比增长22.0%,毛利率为21.5%,同比提升7.4个百分点。净利润为人民币5.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7.3%。其中,去年宣布收购的PSS公司,上半年并表收入为人民币15亿元左右,毛利率为25.0%左右。

瑞声科技CFO郭丹在访谈时表示,2024年上半年瑞声科技各业务线都取得了积极进展,盈利能力显着提升,毛利率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中期业绩的表现,蕴含着公司通过战略转型所带来的未来增长价值,预计今年集团(不含PSS)业务收入较去年提升15%。此外,PSS公司并表会带来30亿左右贡献。综合来看,2024年全集团营收预计同比增长超30%,毛利在22%-25%区间。

未来1-2年将受益AI手机升级放量

中期业绩发布会上,AI手机是重点话题之一。对此,郭丹认为,AI手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功能从软件端提升推动硬件的升级,已经看到声学、结构件、麦克风等产品品类在出货量、ASP整体提升的态势,未来随着AI手机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体现,预计硬件会在未来几年持续提升。

"AI手机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未来1-2年会看到一些变化,3-5年变化加速,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对多产品线有驱动作用。"郭丹举例称,硬件端比如折叠机、超薄机型形态带来了新的趋势,公司独有的创新扬声器,及扬声器和马达二合一产品,可以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AI手机的功耗较高,需要更好的散热方案,而瑞声科技从材料端,到精益的制程工艺、仿真设计方面都具有行业领先优势。此外,AI手机人机交互需求提升,需要更精确的语音指令等功能,会进一步推动公司MEMS麦克风升规升配,驱动价格、利润率的提升。

今年全集团综合毛利预计提升至22%-25%

郭丹透露,随着下半年更多新机发布的季节性影响,业绩表现会比上半年更强劲,预计全年(不包含PSS)业务较去年将实现15%以上的提升,其中PSS并表将带来30亿左右贡献。2024年全集团营收预计同比增长超30%,综合毛利率也将从上半年的21.5%,进一步提升到22%-25%区间。

"整个行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了升规、升配的健康态势,公司无论在声学、光学、结构件等各方面, ASP跟整体利润率都有提升。"郭丹表示,尤其车载方面,未来中长期将呈现稳健的增长态势。"可以说AAC现在是有多个增长引擎、多个平台的解决方案的公司,对未来几年的整体增长预估,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

声学业务未来将超100亿规模,构建全场景用户体验

郭丹表示,瑞声科技声学业务的毛利,已经回到了健康的增长轨道。上半年毛利是29.9%,全年会回升到30%以上。

"公司管理层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也提到,瑞声科技原来只是电子消费类的微型声学供应商,通过PSS的购并,进一步构建了全用户全场景体验的行业标准,声学的解决方案会成为下一步声学业务的重要增长动力。这个从规模来看,声学业务类别是公司第一个超过百亿规模,而且未来的5年能够看到200亿规模的一个重要的业务产品线,在30%以上的毛利是可以持续的。"

多个重要客户WLG项目获确定性进展

在光学业务方面,郭丹认为,光学市场从几年前相对竞争的态势,进入到了良性的发展期间。

公司上半年光学毛利率约5%,其中塑胶镜头毛利16-17%。6P及以上中高规格镜头出货量占比15%-16%,下半年预计在15-20%之间。"按照价值量来讲,已经在30%甚至35%以上,这体现了我们的技术能力、客户的覆盖率及认可度。"

郭丹透露,瑞声科技下半年光学毛利水平将进一步修复。"单季度利润变成正向利润水平是可以预见的,大概率会在四季度出现,整体盈利水平比去年有一个非常大的利润修复,未来还会持续稳健增长。"

"尤其是G+P玻塑混合镜头和WLG镜片产品,在多个重要客户的重要项目,也已经获得确定性进展。"郭丹表示,现在行业普遍认为G+P玻塑混合镜头确实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公司独有的WLG技术在手机、车载等领域都有应用,是一个多领域价值创造的技术。"明年G+P玻塑镜头和WLG单镜片,在很多客户的交货,会逐步像我们对WLG技术投资的预期一样,成为整个光学业务中最重要的技术和价值支撑之一。"

中期业绩表现蕴含公司未来长期增长价值

"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传动和触觉业务随着安卓端的产品组合优化升级,目前毛利已经在30%左右,未来将继续维持健康水平。"郭丹表示,该板块未来在马达和传动等新产品发展的助推下,有望回到高增长的态势。

"公司管理层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也提到, 在散热产品方面,瑞声科技今年上半年达到了1.5亿元的规模,毛利率也在30%以上。随着AI带来的发展应用,未来规模有望超过10亿元。而跟精密结构件组合起来,则整体规模可达50亿元,长远来看甚至100亿元以上。"

"另外,传感器和半导体业务下半年的毛利会继续整体提升。"郭丹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内,随着AI手机带来的价值提升,以及公司资源平台带来的优势,自研产品渗透率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传感器和半导体业务线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郭丹强调,"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也提到,这次的业绩让投资人看到AAC通过战略转型,阶段性的实现了收入的增长,以及毛利和纯利的提升,但更重要的是,中期业绩的表现蕴含着各大业务线未来的长期增长价值,更希望大家关注长期增长的确定性。"

相关问答

吉安 瑞声电子 厂怎么样?

吉安瑞声电子厂还不错的,一个月工资很高,有缴纳社保的。江西瑞声电子是一家专业电声制造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十多年来专注电声器件耳机领域...吉安瑞声电...

江西 瑞声 瑞声 科技是不是同一家?

江西瑞声与瑞声科技不是一家公司。瑞声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为智能设备提供领先的微型专有技术解决方案的公司,而瑞声电子是一家集专业电声制造、电声方案提供、...

常州 瑞声 科技精密厂区做什么的?

经营范围包括精密工模具、片式元器件(片式陶瓷天线、滤波器、蓝牙模组、天线开关模组、超宽频模组、无线网络模组)、精密五金件、数字照相机光学镜头、3D玻璃...

瑞声 科技安装调试技师是干什么的?

瑞声科技安装调试技师负责根据客户需求安装和调试公司生产的各类设备和系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他们需要根据工程图纸和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和布...

常州 瑞声 怎么样?

非常不错,很靠谱正规的公司瑞声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23日,注册地位于江苏省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武路以东、西湖路以南、沿江高速以北,...

瑞声 等离子做什么?

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电子和信息技术、微型声学器件、光学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研发、技术转让、技术支持。瑞声科技(常州)有限...

云天励飞和海天 瑞声 哪个厉害?

这个问题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地判断哪家公司更厉害,因为它们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就硬件方面而言,云天励飞成立较早,主要将精力投入到喉镜、内...

吉安市十大企业排名?

吉安市属于江西省的一个地级市,近年来,吉安经济发展形势较为向好,通过招商引资,辖区内引进了许多规模较大的知名企业(不含国有企业),在吉安境内的十大企业...

武昌职业学院 电子 信息工程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 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武昌职业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图...

常州最大的 电子 厂叫什么名字?

常州最大的电子厂是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员工近万名。瑞声科技以提升用户体验及客户满意度为出发点,以仿真...

 乖乖王子arturas  津晋高速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